家長須知道子女學好數學的4個要點!!
已更新:2019年6月20日
子女的數學成績是否不太理想?他們是否覺得數學題目變化很多,難以掌握?
數學科目非常著重基礎學習,每個細節都要紮實學好,大家須知道當同學在低年級時未能好好掌握數學概念,使得在高年級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難以取得成功的案例,我們屢見不鮮。
要學好數學,以下4個要點是對於作為學生、家長或老師的我們必須理解實踐的:

1. 理解而不是背誦
學生們有時候會嘗試記住一些過程或一系列的步驟而非尋求理解箇中原理。這做法是沒有用的,強記步驟只可以應付少數題型,並不全面。我們遇過一些學生做數學題時只懂這樣、那樣用計算機程式運算,根本説不出用上這些步驟的原因,當題目稍稍改變,同學便應付不來了,試問又怎算學懂了該課題呢? 真正學好數學科應該要掌握好課題的相關原理,明白、消化便會學懂去應付千變萬化的題目。因此,作為同學,當遇到不明白的情況,便應該尋根究底,不要草草強記了事;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向學生解釋數學概念背後的原因,而非僅僅教他們如何處理某些題目。可以的話,我們更應多提出不同的思路方案讓同學了解數學概念的來由。
2. 練習、練習再練習
為什麼有同學的計算能力那麼好?可能是他們天生異稟但更大機會是他們下過了苦功,從基礎開始就不斷練習。溫習數學科時,看了幾道例子或聽了某補習天王的幾課「絕招」便覺得自己學懂了?這是很多學生天真的想法。試想想你在演奏會欣賞了鋼琴家彈出美妙的樂曲,回家後你就能彈出相同的效果嗎?當然不能,就是這麼簡單。透過「看」或「聽」,同學並沒有真正思考過,只是主觀地覺得自己學懂了,只是給懶惰的自己一個藉口而已。
練習可幫助學生利用和實踐數學的核心概念,一些概念可能需要較多的練習,一些概念需要較少便可,數量多寡可根據個別同學對課題的理解情況作調整。我們可試以下一個標準來判斷同學是否能真正掌握數學概念:當同學可以做好某課題的題目的數星期後,讓他重新再做一次,如